2015年8月3日于豆瓣
没看过漫画的点这里《童话》
大概还记得一年多前的一个新闻,一岁大的女婴身上被扎了12枚钢针,作案的是孩子的女性长辈。我猜作者是从那里得到的灵感。好多人看到过这个新闻也讨论过这个新闻,大概也就是说说中国杀死女婴的传统古已有之,现在还有是略微稀奇,重男轻女恶习需改正云云。而作者把它做成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我觉得很棒。
这是很好的女权传销手段啊。
故事的主体在我看来是讲厌女症的循环
奶奶因为身为女儿被虐待的童年,投射到自己的家庭里是无法正常处理与伴侣的关系: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并通过侮辱打压对方来获取安全感。投射到儿子的家庭里,是对孙女的出生不满并痛下狠手,对儿子明显的恋子情节。
谴责儿媳是狐狸精,谴责儿媳不顾家,不是称职的母亲
事实上唯一称职的就是这位为工作忙的几乎顾不上孩子的母亲。因为有她的存在,厌女症的循环得以打破,叶子得以重生。当我看到豆瓣上很多讨论“为什么结局还是母亲在照顾叶子”,“为什么这么好的漫画还要用叶子结婚生子做结尾”,感觉一头雾水。请问个各位到底想给一个性别暴力幸存者啥样的结局?
私以为女权主义要为女性以及全人类争取更多爱和可能性。叶子的不幸在于出生在一个有厌女传统的家庭,有软弱妥协的父亲和传统的家庭结构。她的幸运在于有一位始终不放弃,敢于直面现实的母亲。我想到的是漫画警示了一个对女性充满仇恨和伤害的环境可能会早就什么样的女性,就像第二人格的叶子和龙纹身的女孩里的沙兰德,变成对世界暴力反抗的复仇女神。于此相似的还有在最近的邵艳敏事件中被反复提及的韩国影片 《金福南杀人事件》,以及被广为转载的微信小说 《逃出大山的女人》。问题在于,以血还血的复仇,是女权主义为受到男权伤害的女性指出的反抗之路吗?
我认为不是。
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伤害并不是抽象的,每一个具体的“压迫”和“伤害”的经历里都包含了女性自身复杂的情感。比如被家暴的女性如何看待她曾经爱过的施暴对象,比如童年时被父母宠爱的女儿如何面对成年后日益严厉的逼婚,只想推翻一切、杀出一条血路,显然不是女权主义打开这些症结的方法。
“绝不原谅”是正义得以实现的方式,而不原谅的方式却未必是以血还血。简单的以血还血可以杀掉所有作恶的人,但这并不能解决叶子的痛苦。我不认为叶子成年后就被完全治愈了,原谅了忘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这一切。相反的,她是带着这些惨痛的重量生活,通过爱的练习,把这些东西关在的脑海深处。这正是医生期望的对双重人格的最好治疗效果:尽量减少第二人格的出现。这个动物性的、以血还血的第二人格试图用最原始的方式保护叶子,但就跟艾琳和叶子意识到的那样,这种复仇的仇恨和残酷把她拉进了和恶人一样的深渊。能给叶子提供补偿的,能让她重新焕发生机,体验“值得一活的”生命的,是她妈妈以及后来的家庭所提供的爱。
女权主义考虑的正义,不是为了这样受到伤害的小女孩/女人能重新生活在一个更有爱,更安全的世界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