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不生孩子这事4 – 一次全女旅行里瞎聊的

这个月初跟两个女性好友去博洛尼亚旅行。十月的意大利还有二十多度,灿烂的阳光和异域风情的水果,我们享受了难得的假期。两个好友里面有一个跟我同龄,还有一个比我们小三岁,但是也上30了。生育大概是我们这个年龄的女性没法绕开的话题,于是有一天我们聊到很晚。

跟我同龄的朋友分享了她最近感受到了生物钟的推进,会做跟生育有关的梦,一个月里总会有几天感受到强烈的性欲(笑)。

我问,那考虑自己生一个吗?

她说会考虑冻卵吧,但是现在不会考虑生。她觉得她的愿望不是有自己的孩子,而是想再被养大一遍,把童年时被剥夺的东西补回来,想感觉到无条件的温暖的爱。自己生孩子当然满足不了这个需求。想被重新养育一遍的愿望跟自己去生孩子是两码事,大家缺的是被照顾的体验,而不是想主动去照顾别人。在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选择生孩子照顾孩子,可能导致更强烈的剥夺感吧。我不难想象,很多在东亚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女性,成年后能真的学会爱自己就已经难能可贵了。能维持精神状态稳定就以及让人耗尽精力了。去照顾一个孩子需要的巨大精力,真的不知道从哪里能找出来。

如果并不真的想养育孩子,那还考虑生孩子干什么呢?朋友说自己生孩子的话是为了延续自己的基因,因为觉得自己的基因着实优秀。无法想象去爱别人的孩子。

我心里其实有点羡慕觉得自己基因优秀应该延续的人,感觉她们爱自己,珍视自己,有存在的底气,但是我没有,我想到自己的存在或者基因的话题就会觉得有点惶恐,虚无。我说这一点上我跟几年前比没有变,还是一直以来自我厌弃的态度,觉得自己的基因乏善可陈,以及跟父母的种种问题,觉得没有生理上延续后代大概是对自己亲生父母最大的惩罚,也更合理。因为不是很在意自己的基因,所以觉得自己生的和收养的没差。我最爱的路飞和乔巴就是收养的。

比我小的那个朋友说,想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不会考虑单亲生育。一定要有合适的伴侣才会考虑。

我们又讨论了要孩子的最基础条件,她讲到经济稳定,双方关系稳定,对想要孩子这件事有共识,这我同意。我跟f 其实也讨论过最基础条件的问题,但是讨论的是如果发生最糟糕的情况。我见识过伴侣去世,双亲变单亲的家庭,这里面有太多的无法承受,如果真的选择生孩子/收养孩子,我得想好这个事情是就剩我/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也能行得通的。如果剩我一个人了,我能行吗?如果我没了,我相信他能行吗?这是最基础条件。如果我感觉自己没有强大到一个人也能行的情况下有孩子,就好像是没有考虑到给孩子的最低保障。

朋友抱怨说从她姐姐的婚姻里看到付出的不对等,总是女性在有孩子后立刻转变角色,男的总是后知后觉,他感受不到他需要优先承担照顾者的角色,总是拖拖拉拉,最后成为一个不主动不努力,顶多服从安排的角色。

我说照顾者的角色和心态是需要培养的嘛。我跟f 在二十几岁刚认识的时候聊到孩子的话题时就讨论过,关于孩子的想法一定不急,需要先培养照料的能力,先养活一个植物,再动物,再人类,慢慢进入照顾者的角色。照料的能力是很多方面的,也是因地制宜,比如交通不便的地方,务必两个人都要会开车,以及两个人体能至少都能达到能抱起孩子去医院的水平吧。除了确认自身的能力水平,还得确认身边有能支持自己的网络。

朋友就讲,感觉你们照料的能力很强啊!家里搞成了救助站,总有人,猫和人都养得挺好,适合当妈?

这倒是真的,我家有个客房,理论上是我的办公室,但其实承担了很多接待任务。这几年有很多人住过我家,最长的一个朋友住了一年多,以后逢人便说我跟f 是她的养父母(因为这个原因我觉得买房的时候选择多一个卧室真值当)。我和f 似乎在变成越来越成熟的照顾者,当然这种程度的照顾跟真正给人类孩子当父母还是差太多了。

这天我们聊到很晚,第二天去了博洛尼亚的palazzo poggi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真的牛逼,博洛尼亚号称有西方世界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也是西方现代科学/科研方式发源地之一。这个poggi博物馆呢就有大量18世纪的科研收藏,比如解剖学方面的蜡像模型。其中的产科学博物馆非常值得一看也非常恐怖,这个博馆有中文页面,我直接复制粘贴一下描述。

产科学博物馆由解剖图、陶土模型和外科器具组成,为博洛尼亚医师Giovan Antonio Galli为教授助产和外科艺术而创建。这位创始人自费铸成了所有蜡像,为了弥补产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之前的差异:药师和外科医生具有理论知识,但是助产士常常缺乏专业知识,只用自己的经验帮助产妇。1757年教皇本笃十四世向博物馆捐献了个人收藏,并且任命Galli为产科学教授。

        产科学博物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学实验室,是欧洲18世纪独一无二的本学科实验室,也是18世纪产科学出色的教学代表。Galli实现了实现了将解剖学教学使用的图蜡像化,并让人制作了黏土的模型,例如一比一大小的子宫模型展示了妊娠不同阶段和胚胎不同时期。助产机械放在大厅的中央,学生可以使用练习接产:在水晶做的子宫模型内放置了一个胚胎,学生需要被蒙上眼睛在导师的监督下将其取出。

看描述是不是感觉还好?

呵呵呵呵呵呵。

建议每个人都来一次这个博物馆感受一下上百个逼真的蜡像模型展示不同胎位和生产状况的冲击。

随便感受一下氛围

哦呦,胚胎畸形,老师怪女的情感太强烈哦,真会分析。

字小看不清,这一排三个都是胎位不正生产过程中母婴都死掉的情况,第二个你没看错,胎儿身体扯出来了,头掉了。掉了。。。

稍微看几个可能还没那么惊吓,但请读者想象一下,一个房间里满墙这样的模型,这样的墙有好几个,走进去会被子宫和胎儿环绕,各种奇形怪状的逼真难产模型糊你一脸。

还有当年的妇科工具,感觉可以烧柴火用的大铁钳,我没拍,自行想象吧。

我很佩服18世纪研究妇产科里那些真的想减少妇产死亡率的医生和助产士。18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在妇产科开始现代化的差不多同一时间,医生们发现了原来洗手可以减少病房的死亡率(之前可是前一秒摸过尸体的手下一秒就去接生哦)。真的是改变世纪的发现。没有这些进步,女人的处境比现在惨多了。还好我们比以前更会探测,更会做手术。

然而理性无法缓解在如此密集的视觉冲击下对生育这件事的质疑。跟朋友聊到,人类的脑袋进化到这么大,这不是以自毁的方式在繁衍吗?而且2024年了,生育还是要靠女人的身体,这点真的难以接受。我说真的,人类到底还想飞出银河系吗?没有在容器里面长孩子的技术,继续靠女人的子宫生,咱们作为一个物种可是锁死在地球儿上了,哪儿也去不了,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