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家庭【第三期】·我的见闻

2017年3月5日于豆瓣。这个系列的前两篇请搜索瑞典家庭

这一篇仍然谈瑞典家庭,仅就我自己的见闻胡诌,因为带故事描述,篇幅略长(但是很推荐读完哦)。选取的样本非常小,只有我对象f的家庭和他们的亲友,以及其他一些我在生活中认识的人,都是真实故事,隐私考虑不写名字。只能作为经验的一种,不具备学术价值,权当故事看吧。

家庭变迁

我跟f妈妈聊得比较多,就拿她的妈妈,也就是f姥姥的家庭来举例吧。f姥姥出生在20年代末,有9个兄弟姐妹。是的,f姥姥的父母有十个孩子!有这么多孩子的家庭在农业社会也不多,通常是五六个左右比较正常吧。有点像我妈那一代人的家庭结构(我父母都是有五个兄弟姐妹,也就是他们的家庭都有6个子女。这在我老家农村是比较常见的家庭规模。比这更多的是少数。我妈谈起她那代人里某些有姊妹十个的家庭也是各种唏嘘,感慨他们能长大不容易)。瑞典的二三十年代的农村家庭规模比较对应我老家五六十年代的状况,因为卫生条件的改善,社会相对安定(相对于之前的战乱而言)婴儿和儿童存活率提高,又没有普及计生措施,于是就生生生养养养。。。

继续说f姥姥家。f姥姥的父母在哥德堡以北的地方有个小农场,以前是务农为生,后来孩子们都陆续搬到了城市里或镇上,最后是f姥姥兄弟姐妹里最年轻的两个兄弟继承了小农场。两人一辈子住在农场小屋里,都没结过婚。f说两兄弟里的弟弟后来得了阿兹海默,没法生活自理了,就搬去了养老院。两兄弟里的哥哥去世的时候,f也去参加了葬礼(他该喊他们舅姥爷?)。他说弟弟也来了,当时已经几乎谁也不认得,坐在轮椅里呆呆地望着人群。当他哥哥被下葬的时候,他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呜呜哇哇得大哭起来,在场的人见之无不动容落泪。那是跟他生活了快一辈子的哥哥,他竟然在见哥哥最后一面的时候突然清醒了,而他当时已经是家族那一代人里剩下的最后一个了。他经历了父母和9个兄弟姐妹的过世,因为有阿兹海默而大部分时间里不记得过去的任何事,在突然清醒的瞬间里该是多么绝望啊。F跟我细细地描述了这个场景,这是他为数不多的悲伤的童年记忆(其余大多数时间他都是一个开开心心的天使儿童)。

这个悲伤的故事的另一面是,f姥姥的老家农村并没有特别歧视单身汉的风俗,也没有“是个人就该结婚生孩子不然一辈子白活了”那种说教。就是没有特别的对繁殖的执念。因为有全面的福利保障,没有婚姻和子嗣依然可以好好活一辈子,老有所养。

再说f姥姥。姥姥是小学老师,姥爷在职业技术学校教木工。他们俩只有两个孩子,f妈妈和比她小两岁的f舅舅,出生在五六十年代。五六十年代是瑞典工业的黄金时代,制造业的创新层出不穷,经济形势大好,就业稳定提升,城市化推进,大量人口从农村搬进城市成为工人和市民,全面的福利体系建立了起来,民主和平权向前推进。跟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类似,瑞典也是双职工家庭为主,也就是家庭夫妻双方都外出工作,而不是多数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常见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瑞典这种家庭模式几乎就意味着大量生育子女会成为历史:夫妻双方都要接受教育,都要工作,都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关于育儿的标准和期待也提高了,一对夫妻养育三个以下子女成为主流,因为多了真的养不了。F爸妈同辈的亲友们大部分是这样的家庭规模,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一代。用f的话说,真要养孩子的话,两个最好,三个略多,偶尔遇到四个的家庭还是要聊表同情。养孩子并不容易。

同居模式
f爸爸妈妈16岁就在一起了,生了三个孩子,到现在也没结婚(F自称bastard,这个词除了混蛋还有私生子的意思,我们姑且认为他指的是后者)。我问f妈妈为啥没结婚,有没有想过结婚,她说也想过,互相也求过婚,但是忙着别的事情就搁置了,可以说他们还处于订婚状态吧。(定了三十年了,f吐槽说)。f妈妈说感觉没有特别要结婚的理由,以前想过结婚是想跟父母一起庆祝一下,但是父母过世的早。同居到现在,本质上跟结了婚也没啥区别,彼此都是一心一意爱着对方,不可能抛弃这个家庭。

我观察的周围“适婚”情侣,年龄从我这一辈到父母那一辈,确实是结婚同居各一半左右。婚姻跟同居事实上的差别已经很小很小了。婚姻更像是展示或者证明给别人看的一个仪式。年轻人不结婚据说还有害怕婚姻失败的因素。但是说起来婚姻跟同居区别越来越小,在有孩子又一起生活多年的情况下,真的分手了的话,跟离婚又有多大区别呢?因此我觉得害怕婚姻失败的心理并不是不婚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必须结婚才能生存下去”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了。人不需要合伙开夫妻店才能活命,性、生育子女和共享财产都不再需要婚姻给予的准入许可。在提供生活保障方面,它不再显著优于其他生活方式。如果说婚姻是一种选择,是多种生活方式里的一种,那么它的需求在本质上降低了。

彩虹家庭
f舅舅是同性恋。我们去年夏天去哥德堡附件玩的时候拜访过舅舅和舅夫(舅舅的老公?!不知道怎么称呼,我瞎编)。他们没有孩子。舅舅是酒行的普通职员,性格比较温柔害羞。舅夫是高中英语老师,很健谈,读很多书,对事情总是兴致勃勃又充满耐心。两人都曾经是瘦高个儿,但是舅舅这几年胖了很多,肚子鼓起来,脸也圆了。我见到他们的时候,两人无名指上都带了戒指。我问是结婚了吗,舅舅说是订婚了。俩人在一起也有快二十年了吧,反正f记事起就知道舅夫的存在,知道两人生活在一起。这个事实也没有啥值得让小孩子们大惊小怪的。大众媒体或许给性少数群体塑造了太多刻板影响(他们都是彩虹游行上有巧克力腹肌的年轻壮汉和姑娘,皮肤好得反光,不长痘还没皱纹,老的丑的都不敢说自己是gay),但一旦接受“ta们就是生活在我们之中的普通人”的设定,同性恋/性少数在脑海中唤起的形象也会大不一样吧。

有一部广受爱戴的瑞典小说改编剧《戴上手套擦泪》,很多人可能都看过了。没看过的话现在推荐你去看,只有三集的电视短剧,故事、表演和制作都上佳,不会后悔。小说的作者Jonas Gardell出生于1963年,是舅舅的同龄人。他在小说里描写了性少数的年轻人在那个年代所经历过的共同命运:发现自己的不同,躲避、隐藏、抛下过去迁往斯德哥尔摩这样的大城市,在城市里找到社群和安慰,找到爱和家庭,经历疾病的洗礼和生离死别。是他们这代人经历了性少数平权运动从无到有,从少数到主流,更在2009年见证了同性婚姻的合法化,这其中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必然不少。我知道舅舅毕业不久就搬去离家最近的大城市哥德堡了,也见过他当时的照片。那是一张略认真打扮摆拍的家庭照片,看样子是在老家的餐桌上吃甜点。舅舅穿着粉色的衬衫,带着圆圆的小耳环,眉眼温柔。他看上去那么年轻,简直像是从那个电视剧里走出来的人。拍那张照片的时候他正处在怎样的人生境遇里呢?我无从得知。夏天那次拜访太短暂,等以后找机会慢慢跟他聊吧。

收养
收养是很常见的。f高中班上有个男孩就是从韩国收养的,现在已经结婚了。f父母的好友,一对住在斯德哥尔摩的夫妇,收养了两个中国女孩,大的那个已经快上大学了。f还记得在她们小的时候,每个夏天她们家都会开车南下来他家拜访。小的那个女孩特别猴,总把他当树爬。跟许多领养家庭一样,这对夫妇并没有生育上的障碍,领养是一种选择。十几年前从中国领养孩子要比现在容易些,现在因为人口减少,福利院的孩子们也被看紧了,近年来国际领养数量陡然降低。

离婚率高和重组家庭
离婚率确实很高的。F妈妈是幼儿园老师,有时候听她谈起园里有小朋友的父母最近离婚了。离婚的父母有时候会跟老师们谈论该如何帮助小朋友适应父母即将分居的变化。在这些问题上可以求助的单位和组织有很多,社工和教会的家庭咨询中心以及心理医生等等,不会完全靠自己抓瞎。

这个系列的第二篇里面写到,数据显示男人参与育儿能显著增加家庭的稳定性(离婚可能性降低30%,再生一个娃可能性提高15%)。但这也不是必然。我认识有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士,离婚前有两个孩子。因为他的工作比较弹性化,所以生第一个孩子时他休了六个月育儿假,第二个孩子他干脆在家休假一年带两个孩子。四年前他前妻爱上了别人,跟他离婚了。他一度非常消沉。看来参与育儿也并不见得总能挽留爱人。但是!!他说在他最消沉的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那些花在家庭和孩子上时间是何等珍贵:在共处的时间里,在他带孩子们探索自然,读故事,一起做家务,经历生病和康复、共同成长的时间里,他们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信任和联系,完全不输给孩子妈妈,甚至在很多方面他更了解孩子们,也更被他们所信任。孩子们是他消沉时最温暖的支持,他们帮助他消化了失去前段婚姻的伤痛,并且始终对人生抱有正面的向往和期待。然后不知不觉他已经找了一个貌似各方面都很合拍的对象(在他离婚3年后),去年夏天订婚了吧。

第二篇里那个经历了家庭二次离异的女孩的故事也很让人唏嘘。瑞典的离婚率高是事实,但这也不意味着离婚家庭的孩子会过得很惨。我认识一个乌普萨拉的女孩,六岁时父母离异,后来又都重新组建家庭,她就一周一换,轮流在父母家住,跟新的兄弟姐妹也很亲密(挺像故事里那个跟新哥哥们情同手足的女孩)。大概就是“我爸还是我爸,我妈还是我妈,他们并没有爱我少一点,我还多出来了几个爱我的人”的感觉。这是比较理想的重组家庭的情况。当然成年人的恩怨会以种种方式影响孩子们的世界,其后果因人而异。糟糕的成年人并不会因为当了父母就突然变成更好的人。父母依然可以自私,斤斤计较,互相攻击互相伤害,以及拿孩子撒气。这样不适合做父母的人在哪里都有。我认为这种家庭里孩子之所以受到的伤害,并不真的是因为父母离婚,而是因为父母本身不成熟或父母干脆是混蛋。成熟温柔的父母不会因为离婚了就虐待孩子,把孩子作为彼此要挟的砝码。混蛋父母就算不离婚也还是会伤害孩子的。

最近在SVT上热播的一个剧叫《bonusfamiljen》,演的是离婚重组后的家庭drama,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说起来咱们国内好像也有这么一部《家有儿女》,也是离婚后重组的有三个娃的家庭,这个理念听起来是非常前沿呢(据说并不是!)!

Digiprove sealCopyright secured by Digiprove © 2022 G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