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性别平等指标是神马?还让不让人愉快的看电影了?!

这篇日志最初于2014年3月21日发表在豆瓣上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great grey owl(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337731132/

前提
沈睿的文章 瑞典电影新分类A:性别平等吗
附知乎上关于这个性别测验的专栏电影中的蓓奇黛尔测验和性别展示

妇女节前后,瑞典关于性别平等的话题层出不穷。

上周在报纸上看到了又有人在拿瑞典电影性别平等指标说事,有人表示有点烦,老说这个还让人怎么看电影。于是我们进行了一场亲切友好的辩论。

我的观点总结如下:

是否有反映性别不平等的电影都是坏电影?

不。

一方面,电影一旦完成就和创造电影的人是独立存在的。导演编剧演员本身大都并没有刻意传播不平等性别印象/反对不平等性别印象的政治动机,但电影产生以后,发生影响的是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电影等艺术作品的传播过程中的确会复制性别印象,这种影响不可忽视,这也是瑞典这个性别指标存在的意义:通过检索,计算和比较,你可以了解到当今电影领域的性别状况。这既是一个参考指标,也是一个有警示意义的政治行为。换而言之,电影性别指标的存在不是为了告诉你这个电影不达标,你就别去影院支持了,而是告诉你一个客观事实,就是说这部电影,以咱们这个标准,达不到性别平等,咱们欣赏的时候也不能忽视,至少别被不平等的故事情节带跑偏了。电影的影响最终如何是取决于观众的,如果观众本身有足够强的性别意识,不会为电影中可能存在的不平等性别印象所左右。我认为该指标存在意义在于提高公众和电影行业本身的性别平等意识,所以是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电影的艺术价值跟性别观、价值观等等有一定联系但绝不能等同,并且很大程度上因人而异。举个例子,《燃情岁月》是很多女权主义者的靶子,“豪迈不羁的浪子”啦,“消极等待的淑女”啦,把三个儿子刻画成或者理性刚毅,或者狂野不羁,或者志向高远的成熟/不羁/阳光形象,但女生除了等待就是歇斯底里,缺乏生命力,最后自杀。我同意这种看法。这个片中反映的性别关系让人糟心。可是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这个电影,觉得家族传奇的部分很吸引人也很有艺术感。这家子人都很传奇,从政治正确到令人发指的爸爸开始,老爷子竟然觉得西进运动不道德,直接弃官不干了,蜗居在草原上养马,妻子不喜欢这里就独自移居欧洲,两口子频繁通信相亲相爱——即使是虚构情节还是让我觉得很炫酷,说明妻子独立自主,老爷子也尊重妻子。美丽的画面和音乐也让我感到亲切。家族成员之间的亲情也让人动容,崔斯汀久别回家后看见年迈的老父已经中风,英雄老矣而气度犹在,这个场景是个泪点。这么说吧,我在这个电影里感受到的故事跟女权主义者批判的故事是平行共存的,并非我选择性忽视性别问题,而是我有足够的性别意识让我不至于崇尚它的性别模式,也不至于受到这种模式的影响。

最后,必须理解的是,电影和小说一样,很多情况下需要一个特定视角来完成故事的叙事,使其具有逻辑连贯性。这个视角可以是故事发生的时代所具有的,可以是一个特点群体所具有的,唯一能肯定的是这个视角不可能面面俱到,特别是做到全方位满足全部观众群体的政治正确性。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像文革一样把不符合你的政治态度的作品当成毒草禁掉,而是培养自己对作品鉴别和思考的能力。电影的性别指标是一个参考而不是电影的准入证。另外,你对看不看、喜不喜欢某个作品有完全的自主选择权。你因为讨厌某部电影的性别观而讨厌这部电影完全合情合理,你喜欢某部电影的一部分而厌恶另一部分也合情合理,毕竟大千世界里没有多少事情是只有一面的。

比如说,玛格丽特•米歇尔的《乱世佳人》是很经典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南北战争前后。反对种族歧视者可以找到一百个理由抵制这本书,比如怎么整本书没有一句对南方奴隶制的反省,反而各种怀念战前的南方那种优雅文明的老派田园风?怎么她没有描写一个黑人反抗者,反而所有的黑人角色或愚蠢或天真单纯或者在战后仍然对白人主子忠厚无比的善良黑妈妈?还有3K党,在今天有点被定性成种族歧视的恐怖组织了,怎么在书里还成了伸张正义的骑士团?这么想了以后是不是会觉得这书是毒草,传播腐朽文化?但是这本书的读者却醉心于作者惊人的叙事能力和对人物情感和心理的细腻表达。

性别平等指标的存在是为了提示人们电影行业的性别现状,而不是为了限制言论和艺术的自由。作品不止一面,人的思维也不止一面。说到底,只是欣赏的同时不要淡忘其他问题就好了。我非常支持大家拿性别不平等说事,拿种族歧视说事,因为这都还是悬而未决,也需要人提高敏感度的事。现在有性别敏感性的好电影也越来越多不是嘛。

Digiprove sealCopyright secured by Digiprove © 2022 G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