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有没有厌女症?一个老读者的感言

2016年9月23日于豆瓣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great grey owl(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83010485/

写这篇是因为看到FluorienSpark引发争议的三篇关于哈利波特的评论。

先声明:我没念过文学评论,读书也不算多,尤其是跟豆瓣这个读书量超于常人的社群相比,无法跟任何人拼阅读量。我写的这个跟文学评论没有一点点关系,纯粹作为一个十几年的哈利波特老读者的感言。

我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跟哈利在第一部时一样大。我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译本,后来听说译本里问题很多,喜欢揪文本细读的同学请放过我,我那个时候读不懂英语,后来也没有花时间去读英文原文。这套书我重读了 很多遍,特别是头四部。就这一点来说,我跟FluorienSpark看待这套书的感情完全不一样(看了一遍就不想看第二遍),这书对我意义来讲重大多了。

对于从小就见过好大世面的小孩来讲,哈利波特的故事可能无所谓特别。因为就算没有它也还有别的,有宠物小精灵的游戏机可以玩,还有电脑游戏,还有很多漫画可以看。但对我来讲完全不是。我来自一个小县城,11岁的时候对周遭的感觉就是匮乏。匮乏到啥程度呢,我家那个区只有一个三间屋大的图书馆,里面但凡有点意思的书都是有上册缺下册,一个系列只找到一三五或者二四六。小县城里连漫画都没有,看漫画是高中以后的事。九十年代也没什么网络。游戏机都还没普及。那时候的儿童读物,最流行的,本土的是郑渊洁的童话大王,西方的就数哈利波特。

我从心里感谢罗琳写了这个故事。它给了我灰暗无味的童年很多快乐。我妈一直认为我是看了太多哈利波特把眼睛看坏的,这一点我没法反驳,作为一个11岁的读者花了一个星期把四本书全看完了,白天看晚上看,吃饭还在翻书,几乎忘了身边的一切事。那是对虚构作品的初体验。当时那种单调的环境使得魔法世界里的一切变成一种使人着迷的逃脱。而以后也在没有出现过一样让我如此沉迷的虚构作品体验:很简单,当时那种灰色单调的环境不复存在了,我不再被困在学校,不再有同样早熟而敏感的心态,而信息也开始流通,更重要的是我不再依赖于他人的幻想。

关于魔法世界的幻想好像一个种子,开启了我对世界的幻想。尽管我之前也读过一些学校推荐的“世界名著”(大多数是简写本),知道了有些国家的名字和外国人的名字,但真正的关于西方的同龄人的细节是从哈利波特开始感知到的。我成年后依然感谢这个故事对我了解世界的帮助。从一本虚构小说里了解世界听起来很荒谬是么?可对生活在一个匮乏的小城镇的孩子来说,这种体验再真实不过。现在有钱人家的孩子可能没几岁就已经周游列国了。我当时只是从地图上学到别的国家,看电视时知道别的国家的人长得跟我们不太一样。因此,还有什么能比书更使人沉浸于细节里呢?比如这世界上有一个英国,有国王十字车站,比如那里流行的那种总是胡说八道、暗带嘲讽却令人捧腹的幽默——感谢罗琳,我后来出国时没有感受到太多要人命的文化差异,因为哈利波特里那些闪光的、妙趣横生的对话和生活细节拉近了我和另一个世界的距离。

哈利波特的故事是一个常用的“孤儿变王子”的叙事套路,说是玛丽苏也未尝不可。玛丽苏也没什么不好,玛丽苏最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孤儿变王子”本身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情节啊。我不记得我曾经把自己代入成主角,我只希望我是魔法世界的一员,能加入这个神奇的世界就够好了。反正哈利并不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因此也不存在我是女孩所以无法把自己代入成英雄男主角的问题。

当时已成问题的是故事对所谓“女性气质”的贬抑,说是厌女症也未尝不可。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到青春期一部分女孩子有否定“女性气质”,标榜自身男孩子气的倾向。这其实是在努力脱离被贬抑的“女性气质”。这一段我本来想引述一些罗琳传记里描述到的童年经历,但是这么一来太过心理分析,实在非我所长,就放弃了。

就还是说故事本身吧。我现在没有书在手边,只能凭印象说,比如大考在即时 “有一个女生因为顶不住压力而犯了歇斯底里症”, 故事里只有女生会发这种神经质。作者嘲笑粉红色,凡是带花边的柔软的粉色的东西都是恶心可笑可耻的。作者对有这些特质的人物报以无情的嘲笑,再或者说是,作者把她不喜欢的人物加以这些粉红的特质,典型的人物有洛哈特和丽塔·斯基特,以及更招人讨厌的乌姆里奇。

这对我什么影响呢?我打包接受了她的好恶,一个表象就是小时候的我学着她的样子,特别讨厌粉红色和“女性化”的东西。我在成年后反弹式地拥有了很多粉色的东西,后来意识到我其实对粉色并无好恶,对所谓“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也并无好恶,因为在现在的我眼里,性别气质的区分只是习惯而非必然。厌女症的作品是会对读者有影响的,在这个过程中,对“女性气质”的排斥以及对自身无法逃脱的女性身份的排斥已经是成长中不可改写的一部分,它加深了青春期的自我厌恶。

这些问题在成年后重读时变得更明显。我意识到她对女性的塑造(特别是前四部里)很刻板印象,逃脱不了慈母,继母,威严的主妇,独居的古怪老妇人,书呆子,青春期的傻姑娘,魅惑的性感符号等等。读者的批评使得后几部出现了露娜和和唐克斯这样的形象,以及金妮形象的大反转。但即使是特立独行,有中性气质的唐克斯也必须在陷入爱河以后回归到“为爱失去自我的女性”这种形象里来。

后来我跟男友谈到,其实喜欢露娜的女生特别特别多。他说他还挺吃惊的,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喜欢露娜。我知道他对露娜感觉就一般般,他更喜欢主角以外的角色。“露娜么,如果有个这样的朋友也挺好的,但是超级喜欢谈不上吧。” (我男友有科学怪人的潜质,他觉得露娜是new age 的左派小女生,被嬉皮父母养大,迷信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而他对new age是略皱眉头的态度)

于是我们开始分析为什么露娜会这么受欢迎。书中对年轻一辈女孩里着重写过的就是赫敏,金妮,露娜。除了父母是牙医的信息以外,我们对赫敏的身世一无所知。她来自哪里,家族有什么故事,她之前有没有朋友,完全不知道。金妮主要是靠家庭连带关系有了身世背景。唯一真正有身世背景描写的是露娜,我们知道她妈妈死了,爸爸把她带大的,爸爸有点奇怪,相信很多没有人相信的事物。露娜是被排斥的另类孩子。男友分析说,这可能是她更受年轻女性读者喜欢的原因:男性读者就算不喜欢哈利也还有一大票次重要的有趣青年男性角色可以代入。可如果女性读者把自身代入作品的冲动,那么露娜比聪明好学受欢迎的优等生赫敏或者莫名其妙开挂了的主角女友金妮要更容易代入。露娜代表了我们青春期时不被人接受的痛苦。但她对痛苦的处理又很轻盈,而且仍然善良勇敢。边缘人的身份反而给了她一定的叙事空间,不会因为站得离主角太近而被稀释掉自己的细节。

总的来说就是我仍然喜欢这个故事,仍然珍惜它的闪光处。然而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提出希望同为女性的作者能写出性别上更平等,更有前瞻性的作品,我认为这无可厚非。

我同意FluorienSpark文中提到的许多点批判。厌女症,种族问题,歧视和霸凌,我认为这些问题需要被指出被讨论。

我不同意FluorienSpark的地方

1罗琳没有超越她的时代,那她的东西就是垃圾。

我不同意。一个好作品未必一定是超越其时代的,因为评价一个作品好不好的时候,作品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倾向只是一小方面,就连作品的技法、套路等等也都是评价标准中的一部分而已。剩下的那部分是作品与读者互动,使读者产生共鸣的部分,用嬉笑怒骂和读者对话的部分。我不会把能打动人,感染人的作品称为垃圾。

我们讨论过这些政治批判的意义是什么。批判的意义不是阻止读者去欣赏作品,也不是给拿枪指着写作者,逼迫ta写我们想看的文字。写作者对自己的文字有决定权,超越时代可以是一种理想和追求,可以是努力方向,但不是义务。批判的意义是引起反思,其作用是面向未来的:当我们提笔写作时,我们是如何律己的?当我们为后代选择读物时,我们想有怎样的眼界和世界观?

2有人会觉得斯内普的角色写得好是因为他们读书少。

这我更不同意。写作者有掌握自己笔触的自由,读者有理解故事情节的自由,更有喜好的自由。喜欢某个人物角色完全是主观好恶,用一个“读书少”去评判别人的主观好恶,是否是在预设如果别人读书多就一定得出相同的评价和好恶?哪怕几个人都读了一样的两万本书,ta们对文学作品的喜好,对情节和人物的偏好依然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以自己的主观好恶作为评判他人好恶的标准,这不公正。

Digiprove sealCopyright secured by Digiprove © 2022 G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