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的迷思

2016年9月27日于豆瓣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great grey owl(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83693342/

最早是几年前在豆瓣上看到有友邻教人如何长投理财。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财务自由的说法。(看看我的阅读理解对不对?)我理解的财务自由就是说达到一种不需要工作(挣工资,给人打工)也能比较宽裕生活的状态。用投资作为财产的主要来源,财务自由了以后工作不再重要,只要投资就可以保障生活,就不用依附于工作,不用再过给人打工的生活。初读这些的时候我还在上学,感觉这种理想离我非常遥远。

但不知道什么从时候开始,“财务自由”这个词慢慢被我身边的朋友们挂在嘴边。向往诗和远方,讨厌现有的工作,讨厌糟糕的环境,让人窒息的人际以及只会用情怀给人画饼充饥的老板们,似乎人人都想有一笔fuck you money 然后隐退出这个让人疲惫的世界。

可惜中彩票是个小概率(不可能)事件。若非是特定行业的特殊岗位,普通学校毕业,家境普通人际能力普通的人几乎很难存下什么钱。对很多月工资不到五位数的年轻人来讲,面对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财务自由好像只是个梦吧。就连我那几个收入较高的,自诩有理财兴趣,按部就班学了长投的朋友们也纷纷在近两年的金融动荡里翻船了。

今天看了一篇侯虹斌的文章《在中国做一个安贫乐道的人无异于裸奔》,感觉很有意思。

她讲的头几条我都有感受。我来自一个小城镇的普通家庭,从来都谈不上富裕,从小到大,想买的东西都要跟父母再三申请,没有过想买什么就闭着眼睛买买买的时候。但另一方面也没有真正穷过,比如从来没有为食物,衣服,住宅和学费等真正的生存问题发愁,只是所获的未必都是自己最想要的。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一点,作者一方面觉得自己并不真的穷,只是消费不起那些名牌奢侈品而已,另一方面又觉得真正的有钱人才能消费得起品味之选,而附庸风雅最终有希望变成风雅。

Again,这是“如何消费定义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论调。这个论调我有一部分是同意的,比如看了豆瓣友邻Jacinle 的日志, 对她描述的那种辛苦工作换来工资的经历很有共鸣。那么多辛苦才换来银行账户上的一个数字以及那个数字所暗示的消费,因此要“尽量理性地消费自己用生命精力换来的金钱”,这一点我非常同意。理性地消费,某种程度上是对消费主义无节制的追求数量的反抗。

但这个论调导向的另一个方向让我担忧。对于“虽然没什么钱但是每天在精神世界里活得充实快乐的人”,我觉得这没病啊,但消费主义还是能给人开出药来:“就算不爱买奢侈品,买不起高档文化消费品的你,level上跟出手阔绰的人相比还是差了那么一丢丢”。我比较担心的是,受到这个药方的迷惑,原本已经觉得心无一物挺轻松的人又被上紧了发条:原来享受本来的生活还是不够好,安于现状的人,要么是懒,要么是能力差,反正就是不够好。人没有那么无穷无尽的购物欲,那还是因为ta本身就没钱,压根儿就没见识过那种可以随便买,一掷千金的快意生活。

这个消费主义处方的精髓就是:人是不可能打败物质欲望的,无穷无尽的欲望人皆有之,意识不到欲望是因为ta还没到那个消费层级。能够自由地消费(物质的精神的)才是实现了自由。

真的是这样吗?即使这样讲会被有钱人喷“穷逼就别嚷嚷了”,我还是觉得物质欲望并不是无穷尽的,至少并非每个人都如此。一定的消费能力是生活的保证,但无穷无尽的消费能力和欲望,并没什么好处吧。觉得每天打麻将很无聊的人,会不会觉得每天买买买也很无聊?那都是乐于此道者才会享受的生活方式。而并不是每个人都爱打麻将。也不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掉进物质欲望的黑洞里出不来。我还是打心底里相信自由跟快乐是挂钩的。那么自由买买买的生活一定比开心打麻将的生活更自由?

F的爸爸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年要出差三次去苏州。他跟我讲到一件他觉得很惊奇的事情,就是他的中国同事们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关心房价和楼盘上,非常频繁地倒手房子。

“倒一次房子获得的收入是他们一年收入的好几倍,这样的话还有谁会真正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的确是这样。这些人大都拥有三套以上的房产,折合人民币可能上千万了,倒腾房子也可以看做一种投资行为,收入颇丰,外企的工作,辞职不干也行。那么他们算实现财务自由了吗?

F爸爸说感觉不出啥自由。这些人的状态就是紧张地盯着楼市,股票,敷衍地干着本职工作,每一次投资都担心收益不够高,对他们来讲,不挣钱就意味着在损失钱,就等于被市场的洪流抛下,为此紧张得不得了(好像小时候常听老师说的,原地踏步等于后退)。这样的感觉,自由吗?到底要挣多少钱才能财务自由?三百万,五百万?一千万?那些在一线城市拥有房产的人岂不是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吗?他们感觉到安全了吗?这些问题恐怕在最近大火的那篇卖了北京的房子去大理的文章里得到了答案。看似实现了的“财务自由”,未必都称心如意吧。

侯虹斌文章的第二部分也很有意思,认为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会比现在的社会好,并且说绝大部分“安贫乐道”的人只是因为没能力赚钱才这样接受现实罢了。我对这样以一己的经验和感受把绝大多数人都绑架进去的判断不知道如何反驳。。。就不说了。我相信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对金钱的认识和感受,并延伸出对金钱截然不同的需求。财务自由的理念恐怕最终也是因人而异的。靠投资支撑的财务自由,除了需要初始资金,需要投资者本身的经济知识和判断力,持续的关注和操作,更需要相对稳定理性的金融市场作支持,因此我也没法相信这样的财务自由会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撂挑子不管了的解决方案。

这么想一下,追求财务自由的两个原因:

  1. 对消费无止境的需求和热望
  2. 对日复一日的、自己并不享受的工作的逃离

前者似乎对我毫无吸引力。关于后者我还没有想明白。

一方面我有点佩服那些敢于逃离现代社会的人,比如《荒野求生》里的那位。人类社会自一个人出生起就通过阶层背景教育等等布下了天罗地网,最大程度的保证这个人必须通过出卖劳动来谋生。出于美学追求(很多自我的创造性的活动未必能变现)或者哲学追求(对脱离规则的自由之尝试)的逃离,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对被设定被限制的生活的反抗吧。

另一方面,我又很心仪“在其位谋其事”,勤劳谋生创造价值的工作伦理。即使是通过投资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ta的生活依然依赖于其他在这个社会上工作着的各位所提供的实在的物质和服务。脱离的工作奴役的人还是会用资本去奴役其他人,也许不用劳动了真的很开心,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也是一种基本伦理么,通过占有资本而把劳动转嫁给他人,我想了想,这个想法好像也并不吸引我。我们毕竟都还是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的,作为我来讲,要吃饭要生存,我好像没有什么比别人更应该逃避劳动、逃避为社会创造价值、逃避为其他人的生存提供支持的理由,因为我的生存也依赖于其他人的支持。

至于做自己想做的事,除了少数的幸运者,大部分恐怕没法全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这不意味着就没有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工作以外的八个小时为什么不可以是创造的时间呢?平时就在空闲时间里一无所成的人,会在实现财务自由后突然变成学霸,给人类文明添砖加瓦吗?

我能理解的是,许多人的工作都是自己未必喜欢的,的确是为了换回生存工资而做,产生撂挑子不干了的情绪也是在所难免。但我还是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收入太低,作为员工几乎没有什么与雇佣方谈判的筹码,工会或者没有或者形同虚设,工作时长和假期都没有保障,工作所换回的与人付出的努力不相匹配。

侯虹斌在第三部分也谈到了“钱不重要,这是有前提的:社会是安全的,人是有选择能力的”。很对,这恰恰是得不到保障的。由于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人对于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生育,医疗,失业和养老都是一筹莫展的,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积累财富,就像是给这些可能的人生际遇买上一摞加一摞的保险。这听上去很可悲,在投资的市场里拼得头破血流的人,到头来可能只是想保证父母能看得起病,再买个安稳的晚年。

这样焦虑的心态能否通过改换社会环境而改变呢?

我认识一个十几年前移居瑞典的大姐。她来之前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了,开有自己的连锁餐厅,在某省会城市拥有六套房产。移居瑞典后她花了几年学语言,现在终于谋到在医院做行政的稳定工作,并且开了一家自己的餐厅。白天在医院上班,下班后打理餐厅,她告诉我她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几十年来如此,“从来从来也没有轻松享受过”

“可是你不缺钱啊!你有这么多房子,还有稳定的收入!”我惊呼。

“这你不明白。很多人不懂我,就觉得我钻到钱眼里去了。但我不是真的爱钱。我是想达到财务自由,然后做我想做的事情。”

“那你想做的是什么呢?”

“多看点书,旅行,多陪陪孩子”

我不知道怎么理解她的这番话。她明明已经生活在有福利保障的北欧,却用几十年的青春年华去追求那个银行卡里缓缓攀升的数字,为此紧张得不睡觉不休息,把经历的一切都看成达成目标的路上那些可有可无的次要情节。在她孤军奋战的时间里,她的孩子们可能都已经悄悄长大了,不需要她的陪伴了。而她在国内多套房产,在瑞典也有两套房产,怎么也算得上是富裕吧。这样的人还是在追求“财务自由”。

我猜,她所需要的财务自由,大概要先赚一个亿?

ps:这篇日志里面提到的那些文章,链接全部已经失效。简中互联网啊。

Digiprove sealCopyright secured by Digiprove © 2022 GGO

One Reply to “财务自由的迷思”

  1. 最近在听《有点田园》的播客,是在里面一期的播客发现你的,很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