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会让人不幸福吗?

2017年3月15日于豆瓣

为了回应近些年来出现的对于女权主义的“污名”,女权之声发起#女权污名乱乱谈#活动,本周话题——“女权主义会让人不幸福吗”。 有人说,女权主义教唆女人过激地看待世界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让人变得悲观戾气,眼里只有压迫、不平等、“直男癌”;有人说,女权主义不让人做家庭主妇,不让人结婚生孩子,让人违反“天性”,剥夺女人快乐的家庭生活……你也这样想吗?幸福到底是什么?当女权主义进入你的生命,你变得更快乐还是更不快了呢?我们想听听大家的故事与思考。 点https://dou.bz/4ArNpI 填写答案,我们会推送精彩的留言给大家看。祝大家周末愉快。 以上。今天是女权之声微博被禁言的第20天。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great grey owl(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11043881/

所以,女权主义会让人不幸福吗?

1、

关于这个话题我其实已经写了不少日志了,比如

我和一个喜欢的前辈聊了聊天

我跟一个10岁的小姑娘聊了聊天

之前读了武嵘嵘那篇女权主义让我们不认命,更勇敢,以及友邻@子文东那篇2017年国际妇女节Doodle ,以及@杜森随后提到的“里面的Sally Ride,美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当时纽约时报采访她,她说女权运动为她铺平了道路(The women’s movement had already paved the way, I think, for my coming.)。我深深感觉到现在是时间正视女权主义带给我们的那些正面改变了。一点点性别建构的反思,一点点对性别本质主义的反抗(性别本质主义,即认为人类两性本该如此,性别气质先天注定不可改变,拒绝承认性别和性别气质的多样性,歧视/打压僭越传统性别角色的人等等),也许不能迅速给整个社会带来平等,但它给个人的鼓励和肯定是无法估量的。在反对者攻击女权主义只会挑起性别战争的时候,ta们总是有意忽略女权主义怎样鼓舞了人们打破传统和偏见的桎梏,突破了自我的极限。

女权主义并不仅仅是我们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的透镜,更是鼓舞我们前进的赞歌。女权主义不仅仅是让我们看到可怕的社会现实,认识到发生在身边,甚至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性别暴力,它还坚定地告诉我们,女人并不低人一等,女人并不是天生的顺从者和照料者,女人并不是情感的奴隶,并不天生愚笨而习惯依赖。女权主义把我们带向那些在万难中坚持破冰前进的前辈们,她们可能是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她们是家庭主妇,是职业女性,是开拓者,是教育家,她们有无数身份和无限可能性,就像魅族广告里说到的那样,“你觉得我们不一样,可能是因为你把我们想象的太一样了”。女权主义鼓励我们去突破原有的性别藩篱,进入到任何我们渴望的领域。女权主义让我们反思在困在父权的牢笼中苦斗彼此的女性关系,让我们感受到姐妹情谊与榜样力量的存在。女权主义让我们甄别并吸引更优秀的伴侣,因为我们不再被父权体制下的交易和互相索取式的性别关系所迷惑,我们希望和伴侣一起探寻双方作为“人”的潜质和魅力,不再把“男人理应如此,女人理应那般”作为彼此限制和束缚的砝码。

2、

今天友邻@郑小刷分享了很棒的girl’s power 女孩力量广告片,圈圈说我们应该积攒这些正面的例子,毕竟批判远远不够,而负面的东西了解太多会让人害怕。我举双手赞成。圈圈的话让我想起若干年前跟好友在她小出租屋的畅谈。

这位好友跟一众狂拽炫酷的“女权行动派”小伙伴们比起来是非常内敛的类型。她在一个妇女法律援助组织工作,后来又考取了法学博士,她说法律援助组织的工作让她每日接触那些让人难过得发疯的案例,无力感与日俱增,她觉得她必须用更好的资历来武装自己,她想最终能进入到那个影响法律制定的群体,她要从体制内部开始改变,改写那些不公的条文,“如果法律制定时缺乏女性的声音,我们又怎么保护女性的利益呢”。我们聊到当时正是热点的行动派,她坦言这不是她的工作方式,但她承认不同的工作都有其意义,我们要在每个变革的节点上互相支持。

后来我们就谈到了女权主义对生活的影响。我跟她说起我自己的体验,本科的时候选修女权主义课程的同学们有很多到后来都很有怨言。她们抱怨说,这些性别方面的知识只告诉我们社会是怎么不公平的,女性是怎么被歧视的,却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改变社会。女权主义的教育让人从粉红色的梦里醒来,看到周遭的一切,不仅看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看到同伴的屈辱,也看到更远的、不同世代和阶层女性的遭遇,醒来后的无力感让人害怕,甚至有人会想,这些东西,知道了也不能改变什么,给已经艰难的生活平添烦恼,还不如不知道好。

好友坦言她自己也经历过这种时期,痛苦而不知道能做什么的时候,人是非常无力的。她觉得最大的问题是现阶段为女权工作的我们,解构的太多,建构的太少。女权主义理论的主体是解构式的立论,我们用摧枯拉朽的气势推翻原有的性别成见,分析性别制度的建构并且解释不公平的起源。以女权主义的视角看去,整个社会制度需要改变,为了更好的未来,一切都需要改变,可是如何改起?如何在废墟上重建世界?我们女权主义者想要的世界,那个更好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

于是我问她,是怎么应对那种无力感的呢?她说在工作中接触了一些女权主义的法学老师,她们的坚守和执着,她们不断打破桎梏、在万般艰难中推进法律援助的奋斗,让她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就是虽然前路艰难,但知道在路上我不是一个人,知道我们还是可以一起做很多事情,就不那么害怕了。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最迷茫,真正做起具体的事情时,人会变得乐观。既然对现有法律不满,我们就前进去改变法律。如果这需要我考博士,那我就去考”。

我很喜欢她这个观点,这也是我目前努力在做的事:性别批判很重要,很多女性的女权意识觉醒都是从设身处地的性别批判开始的,但性别批判只是一个起点。除了辨明我们不想要什么,我们还要正面主动的表达,大声说出来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女声今天的推送,安妮·海瑟薇在联合国的演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在演讲中指出,现行的“母职产假”(maternity leave) 已不适用,我们该建立的是双亲皆能自由应用的“有薪产假”。另外,在赋权女性的同时,我们也该关注男性困境,有薪产假必须包含女性与男性身影,建造一条所有人都有权投身家庭的路。

当有一个人这样说时,总会有人把“都休产假企业还怎么挣钱”“你们只想福利,想没想过宏观经济”祭出来,对,就是那种站在“大格局”上对平权追求冷嘲热讽的人。这样的声音永远也不会完全消失,可是如果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人出来大声说,我们想平等,想同工同酬,想共享带薪产假,想改善家庭照顾者的处境,如果“我们”的声音足够大,我想,总有一天会压过那些冷嘲热讽,甚至让ta们也明白平权的意义。

Digiprove sealCopyright secured by Digiprove © 2022 G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