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日于豆瓣
https://www.douban.com/note/587969536/
1 邻居家的小姑娘
之前讲到过我曾经有一个邻居,25岁的小姑娘,问我喜不喜欢郭敬明。我说不喜欢啊,怎么了。她问你为什么会不喜欢郭敬明,郭敬明写得多好啊,虽然小时代有点商业化但是他还是写得很好啊,他写的最好的都是早期的那些书blablabla。。。
我无言以对。。。
她又问,那你喜欢韩寒吗?
这个姑娘是我认识的许多本科时就出国念书的孩子之一。国内高中成绩不好,但家境不错,父母就想干脆直接出国得了,跳过高考。于是找中介突击英语刷考试,最后弄出国上预科班,又磕磕绊绊读下来本科。她之前念书的环境里,虽然是正儿八经的大学和正儿八经的本科项目,30个人的班里却是中国学生占一半,本地学生占一半,各自为政不相往来。结果是她在国外呆了七年,英语的水平大概还是“上课能听懂百分之六七十”,“聚会基本上听不懂,只能放空”的状态。有次她妈妈来看她,在厨房里做饭,跟我抱怨她女儿“胆子也太小了,不爱说话,我们在外面旅游,让她跟人问个路她死活都不愿意,非要拿手机找”。她在一边看着妈妈,脸上的表情很委屈。
有友邻惊呼,25岁还是小姑娘?
25岁怎么不能是小姑娘?姑娘的爱好停留在听K-pop,看韩剧,每天四五个小时追她喜欢的韩国女子天团的某一个小姑娘的一切八卦。她觉得只有中国人才能跟中国人交流,外国人都很奇怪,外国人关注的事情她既听不懂也不关心。由于在当地的文化隔离和与祖国的物理隔离,姑娘的心智成长在出国后几乎停滞,说还是那个18岁的小姑娘也不为过。
2 “你变了,你不是我认识的你了,可我还原地不前”
久未联系的一个发小给我发微信问近况,聊了起来近况,她开始抱怨现在的生活:本科学校不理想,拼了一口老命考研,终于考取了比较理想的学校,可毕业后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现在混着一个勉强糊口的工作,每天看snh48 (不知道是什么的自己搜,我也是在网上搜了确认名字的)的综艺打发时间。总是感觉自己不够好,自己的生活太无聊,羡慕别人,想变成别人,可又没有行动力。
我能说啥?(虽然在认识的人里发现一个给snh48花钱投票的活人还是吃了一惊的)
我就还是“啊那还是别着急,找找自己的兴趣才好,多社交啊可以认识有意思的人”那种无用鸡汤说了几句。
发小说,唉感觉世界过的好快啊。想起来好多咱们小时候看过的书,郑渊洁你还记得么?我们那时候一起看的智齿。。。
我说,不记得很多了。。成年以后不太喜欢他。
发小:啊?为什么不喜欢他?
我:不觉得他是个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吧。
发小(沉默了很久给我发了一段特别长的):我有时候看到你的状态,感觉你成长的特别多,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我不知道这是叫进步还是啥。你变了,你不是我认识的你了,可是我还是原来的我。我知道你可能挺为自己自豪的,但是对我来讲,我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有点不知道怎么面对这样的你,感觉很陌生。
我无言以对。
3 一个双向选择的世界
我慢慢意识到,自己最喜欢的朋友大部分是成年以后交到的。那些一起长大的朋友现在仍然还喜欢、保持来往的,所剩无几。所剩的几人也都是我在成年后重新认识ta们,彼此陪伴了成长的。我感谢现今世界的流动性,让人可以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一个交往模式流动到另一个交往模式,更换朋友圈子,选择自己想交往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自我不断被改变、重塑,新的想法、新的选择、新的思维角度,新的生活方式,外在新鲜的刺激不断磨砺、改变那个自我。唯一不变的是,我知道自我是流动的,我承认自我经验和能力的局限性,因此不想排斥把自我变得更好的可能。
一个流动的自我意味着情感和关系的流动性。某种程度上,亲人和儿时伙伴都是“先天”的情感连接,我不满足于“先天情感”的一劳永逸,却更珍视后天我们在做“喜欢/不喜欢”的双向选择时那种自由。如果不是在成年后真正能跟我妈平等交流,我不会像这样喜欢我的妈妈。是的,哪怕不能平等交流,我还是会爱她,因为她是我妈,她好好养育过我。但“喜欢”是一种经过理解和判断后的自主选择,是我真的了解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经历和她的生活趣味后萌发的情感。“了解了以后才真正喜欢”,她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慈爱/睿智的母亲”的形象,而是一个我喜欢的具体的人。在我心中,“喜欢”的分量远远大于通过贩卖“旧日恩情”“往日情怀”的“爱”所持有的分量。我永远珍视跟旧日友人的美好回忆,而回忆只是回忆,并不能滋养今日今时我俩的情感。如果没有流动的自我和不间断的成长,往日情怀像是桌上的干花,好看,怀旧,有情调,然而我能给予的也只有那短短一瞥。
更多的时间里,我的眼睛要看向那个生机勃勃的、流动着的世界。
Copyright secured by Digiprove © 2022 G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