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信箱的尝试

这篇是对猫头鹰信箱的记录。总共有三段,是倒叙形式,最后面的一段是2017年8月猫头鹰信箱开启,然后中间是2018年5月停止服务以及对这个过程的感想,最上面的一段更新是在2020年1月,当时跟肖美丽做的播客“有点田园”播客合作,重启了猫头鹰信箱。但是后来这个播客就被炸了。。。所以文内的大部分链接是打不开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想保留这份互联网遗迹,不想忘记这段经历。读完本文你会了解关于猫头鹰信箱是什么。 我依然在想用某种形式重启猫头鹰信箱,也许播客是最好的形式。 猫头鹰信箱依然是开通的,来信请发 the.owl.mailbox@gmail.com

关于生不生孩子这事4 – 一次全女旅行里瞎聊的

这个月初跟两个女性好友去博洛尼亚旅行。十月的意大利还有二十多度,灿烂的阳光和异域风情的水果,我们享受了难得的假期。两个好友里面有一个跟我同龄,还有一个比我们小三岁,但是也上30了。生育大概是我们这个年龄的女性没法绕开的话题,于是有一天我们聊到很晚。 跟我同龄的朋友分享了她最近感受到了生物钟的推进,会做跟生育有关的梦,一个月里总会有几天感受到强烈的性欲(笑)。

2024年初回国见闻

2024年2月春节期间仓促回国了一次,两个多星期的时间里见了不少朋友和亲戚。尽管是喜庆热闹的过年期间,又是久别重逢,本该开心的时候,跟亲友聊起国内的现状仍然觉得十分阴郁。家里的事听了不少,老家熟人的事情也听了很多,加上一些有的没的传闻,我想记一下现在脑子里还记得的情况。这些都是我听到的情况,有些是无法证实的,只作为笔记一种。

waiting to be arrested at night 读后记

这篇文章是一个流水账,我想尽量写出我印象深刻的部分,以及我之前所知的与书中内容相应的部分。 本书链接 我是在毛象上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看到以后就立刻订购了。我并不了解Tahir这个人,但是对纽约时报的文章有点印象。我对新疆,维吾尔人和集中营事件的主要知识都来源于曾经住在我家一年多的一个维吾尔好友。跟Tahir一样,我的朋友A也是在2017年这个已经几乎不可能逃出来的时刻逃了出来。但是这位好友A是民考汉的维吾尔人,跟我同龄,出国之前已经在北京生活,多年不住在新疆,所以她的视角跟比我们年长半个世代并且是住在新疆,以维语写作的Tahir的视角肯定不一样。我觉得觉得无论如何都要读这本书,听见看见另一个亲历者故事是我能做的最低限度的努力。下面内容里作者指Tahir,A指我的这位曾经是室友、现在依然很亲密的朋友。

在北欧行业峰会上惊闻公开招聘歧视

上周参加了一个小型的行业峰会,参会的大部分是北欧业界资深人士,活动内容大部分是泛泛而谈,我因为已经裸辞两个月了,跟着混了两天倒也还觉得涨了点见识。 高潮出现在第二天活动结束前的最后一个对谈,对谈话题是如何在这个领域(属于IT下面的)里建立团队(招聘)。台上四个人,主持人是一个东欧中年白男,在瑞典知名品牌工作。参与对谈的三个人,a是东欧青年白女,超高学历(overqualified),瑞典知名品牌工作,b是芬兰青年白男,芬兰大厂,c是瑞典中年白女,在瑞典最大的零售集团之一工作。

初心和无效交流(纪念实现小目标)

2017年8月15日于豆瓣,这是刚刚实现了关注超过1万的小目标后的感想。 现在读起来真的感慨,彼时觉得影响心情的ky评论跟现在严厉的“什么都让你发不出来的审查”相比,根本就不是问题啊。如果像几年前那样自由的写作发表(那时候也不自由但是更现在相比就是很自由),再多点ky我也不怕。一个想分享的心就是这样被磨损了。

你会吃奇怪的食物吗?

2017年6月18日于豆瓣 2017年在成都玩的时候,吃到了很多有趣好吃的食物。当时在一个很喜欢的豆瓣友邻带领下领略了很多本地人认可的风味。2019年我跟f 去成都的时候还去这位友邻家拜访过,我们还讲过如果来北欧一定来找我们玩。回忆都是很美好的,但是物是人非,我跟这个豆友已经失联了,准确的说,被这个豆友拉黑了,我不知道原因。至今觉得遗憾。

香港一瞥

2017年6月1日于豆瓣,一篇非常幼稚也非常没有头绪的琐记,发出来就被猛烈批判了。 当时文末说,我暂时没有要去香港的理由了。但是2019年的时候我其实又去了一次香港,刚好赶上反送中运动。6月17日那天我在立法大楼附近亲眼看到刚刚获释的黄之锋在接受记者采访,与我只有几步之遥,也看到了集会的黑衣人群和路边无数的海报照片。无意中见证了历史的一个细节。

怕死

2017年6月7日于豆瓣 坐飞机时总会想在天上失联的这几个小时会不会是人生的最后一段。如果事故发生,该是如何发生的。理性上知道飞机是事故率最低的交通工具。但理性抵不过感觉和恐惧。脑子里反反复复地想飞机解体时的场景。记得马航失联的客机。记得飞行员锁上驾驶舱最后撞上山头的客机。记得被导弹击落的客机。碎成一片一片的飞机和散落一地的人。